【挟泰山以超北海什么意思】“挟泰山以超北海”是一句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的成语,原意是“挟着泰山跳过北海”,比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。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某些事情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,或者某种行为违背了客观规律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|
原文 | “挟泰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:‘我不能。’是诚不能也。” |
字面意思 | 挟着泰山跳过北海 |
引申义 | 做不可能的事;能力不足而无法完成某事 |
使用场景 | 用于劝诫或批评他人不要做不切实际的事情 |
二、出处与背景
“挟泰山以超北海”最早出现在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,孟子通过这个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:有些事情不是因为不愿意去做,而是真的做不到。比如一个人说他“不能”帮助别人,可能是因为他确实没有能力,而不是故意推脱责任。
孟子借此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现实条件,不要好高骛远,也不要轻言“不可能”。
三、现代应用
在现代生活中,“挟泰山以超北海”常被用来:
- 劝诫他人:提醒别人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;
- 自我反思:鼓励自己认清现实,脚踏实地;
- 文学表达:在文章中引用此句,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哲理性。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是否与“挟泰山以超北海”相似 |
不自量力 |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 | 是 |
空中楼阁 | 比喻虚幻的事物 | 否 |
胡说八道 | 没有根据的话 | 否 |
望尘莫及 | 看不见别人的背影,比喻远远落后 | 否 |
五、总结
“挟泰山以超北海”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,强调的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要实事求是,既不盲目自信,也不轻易放弃,而是要在合理范围内努力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