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制小黄面配方】“小黄面”是近年来在网络上流行的一种特色面食,因其色泽金黄、口感筋道而受到许多人的喜爱。虽然市面上也有售卖,但自己动手制作不仅卫生、经济,还能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。下面是一份简单易学的自制小黄面配方,适合家庭操作。
一、
小黄面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天然色素——黄栀子(又称山栀子),使其呈现出独特的黄色。同时,面团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碱水,使面条更加筋道、有弹性。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面粉与水的比例、揉面的力度以及煮面的时间,才能做出地道的小黄面。
以下为一份标准的小黄面制作配方,包含所需材料和详细步骤,方便读者参考。
二、配方及制作步骤(表格形式)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自制小黄面 |
主要材料 | 中筋面粉 500g、黄栀子粉 10g、碱水 30ml(或食用碱 10g)、清水 250ml |
辅助材料 | 食用油 10ml(可选) |
制作工具 | 和面盆、擀面杖、面条机或手动切面工具、锅、漏勺 |
制作步骤 | 1. 将黄栀子粉加入清水中搅拌均匀,静置10分钟。 2. 在面粉中加入碱水,混合均匀后加入黄栀子水,揉成光滑面团。 3. 面团醒发10分钟后,擀成薄片,切成细条。 4. 锅中加水煮沸,放入面条煮熟,捞出过冷水,沥干备用。 |
注意事项 | - 黄栀子粉用量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,过多会发苦。 - 碱水不宜过多,否则影响口感。 - 揉面时要充分,确保面团不粘手。 |
成品特点 | 色泽金黄、口感劲道、味道清香,适合搭配各种酱料或汤底。 |
三、小贴士
- 若没有黄栀子粉,可用南瓜泥或胡萝卜泥代替,也能达到类似颜色效果。
- 碱水可以用食用碱(碳酸钠)替代,但需注意用量,避免过量影响健康。
- 制作完成后可将面条冷冻保存,下次使用前只需煮熟即可。
通过以上配方,你可以轻松在家制作出美味的小黄面。不仅健康环保,还能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。不妨尝试一下,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一顿不一样的美食享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