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常识 >

是焉得为大丈夫乎

2025-09-20 10:17:10

问题描述:

是焉得为大丈夫乎,跪求万能的网友,帮我破局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0 10:17:10

是焉得为大丈夫乎】“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”出自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,原文为:“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;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这句话表达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,即真正的“大丈夫”应具备坚定的道德操守、独立的人格意志和不为外力所动的精神。

一、

“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”是一句反问句,意在强调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大丈夫的品格。孟子通过这一问题,提出了衡量“大丈夫”的三个标准:

1. 坚守正道:无论得志与否,都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。

2. 不为外物所动:面对富贵、贫贱、威武等诱惑或压力,都能保持内心的坚定。

3. 独立自主:即使在不得志时,也能独自践行自己的信念。

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,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与推崇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说明
出处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原文 “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;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问题形式 反问句,“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”意为“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为大丈夫呢?”
核心观点 真正的大丈夫应具备坚定的道德信念、独立的人格和不为外力所动的精神。
三重标准 1. 坚守正道;
2. 不为外物所动(富贵、贫贱、威武);
3. 独立自主,不随波逐流。
文化意义 表达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,影响深远,成为后世评价人物的重要标准之一。

三、结语

“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”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,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,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,唯有坚守内心的原则,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担当、有气节的人。这种精神,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