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泰山压卵的故事和含义简短】“泰山压卵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力量悬殊、势不可挡的情况。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典故,具有深刻的寓意。
一、故事来源
“泰山压卵”最早见于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夫以秦王之强,而太子之贤,天下莫能敌也。然其势如泰山压卵,虽有百金之资,不能救也。”意思是说,秦王的力量强大,太子又很贤明,就像泰山压在鸡蛋上一样,即使有再多的钱财也无法挽救。
后来,“泰山压卵”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,用来比喻强大的一方对弱小的一方毫不费力地取得胜利,或者指事情发展势不可挡,无法阻挡。
二、含义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泰山压卵 |
拼音 | tài shān yā luǎn |
出处 | 《汉书·枚乘传》 |
本义 | 泰山压在鸡蛋上,形容力量悬殊、势不可挡 |
引申义 | 比喻强者对弱者的压制,或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描述战争、竞争、政治等中实力悬殊的情况 |
近义词 | 势如破竹、摧枯拉朽、以强凌弱 |
反义词 | 力不从心、以卵击石、孤军奋战 |
三、使用示例
1. 战争场面:
“敌军兵力雄厚,我军根本无力抵抗,简直是泰山压卵。”
2. 商业竞争:
“这家小公司面对巨头企业,简直像鸡蛋碰石头,是泰山压卵。”
3. 政治局势:
“他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,对手想要翻盘,简直是泰山压卵。”
四、总结
“泰山压卵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强调了力量对比的悬殊和不可逆转的趋势。它不仅在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,在现代语言中也被广泛使用,常用于描述强者对弱者的压倒性优势。了解这一成语的来历与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表达时更准确地传达意思,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