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重铬酸钾一碘量法】在分析化学中,重铬酸钾—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,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还原性物质的含量。该方法基于重铬酸钾(K₂Cr₂O₇)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能力,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,生成的产物再通过碘量法进行定量分析。
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、准确度高、适用范围广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、食品分析、医药检测等领域。
一、原理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基本原理 | 在酸性条件下,重铬酸钾将被测物质氧化,自身被还原为Cr³⁺;随后,过量的重铬酸钾用碘化钾还原,生成I₂,再用Na₂S₂O₃标准溶液滴定I₂。 |
滴定反应 | 1. Cr₂O₇²⁻ + 14H⁺ + 6e⁻ → 2Cr³⁺ + 7H₂O 2. I₂ + 2S₂O₃²⁻ → 2I⁻ + S₄O₆²⁻ |
关键试剂 | K₂Cr₂O₇、KI、H₂SO₄、Na₂S₂O₃ |
指示剂 | 淀粉溶液(终点显蓝色) |
二、操作步骤简述
步骤 | 操作内容 |
1 | 准确称取一定量样品,加入适量硫酸和过量KI,使其在酸性条件下反应。 |
2 | 将反应液置于暗处静置一段时间,使反应充分进行。 |
3 | 用Na₂S₂O₃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₂,至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停止。 |
4 | 记录滴定体积,计算被测物质含量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事项 | 说明 |
酸度控制 | 必须保持适当的酸度,以保证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和反应的完全性。 |
温度影响 | 反应应在室温下进行,避免高温导致副反应或试剂分解。 |
滴定速度 | 滴定过程中应缓慢加入,接近终点时逐滴加入,防止过量。 |
淀粉加入时机 | 淀粉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,避免吸附I₂导致终点不明显。 |
四、应用范围
- 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
- 分析有机物的氧化性
- 检测金属离子的还原态
- 化妆品及药品中抗氧化成分的含量测定
通过上述步骤与要点,重铬酸钾—碘量法能够实现对多种还原性物质的准确测定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根据具体样品调整实验条件,确保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