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意思是什么】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出自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。这句话是司马迁在表达自己撰写《史记》的宗旨时所提出的,体现了他对历史、人生和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。
一、原文出处与背景
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最早出现在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信中,即《报任安书》。司马迁在信中提到自己忍辱负重、著书立说的动机,其中提到: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意思是: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,贯通古代到现在的变化,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。
二、逐词解释
词语 | 解释 |
究 | 探究、研究 |
天人之际 | 天与人的关系,即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 |
通 | 贯通、通晓 |
古今之变 | 古代到现代的变化,指历史发展的过程 |
成一家之言 | 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或理论体系 |
三、整体含义总结
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可以理解为:
> 通过研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,全面了解历史的演变与发展,最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学术观点。
这句话不仅是司马迁写作《史记》的指导思想,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史学追求“以史为鉴,资政育人”的精神。
四、现实意义
1. 对历史的理解:强调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发展脉络,不局限于个别事件。
2. 对人生的思考:探讨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与作用,体现古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。
3. 对学术的要求:鼓励学者要有独立思考能力,避免盲从权威,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。
五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报任安书》(司马迁) |
原文 | 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 |
含义 | 探究天道与人事关系,贯通古今变化,形成独立见解 |
词语解释 | 究:探究;天人之际:天与人的关系;通:贯通;古今之变:历史演变 |
学术价值 | 强调历史研究的系统性、整体性和思想性 |
现实意义 | 鼓励深入思考、独立判断,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|
六、结语
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不仅是司马迁写《史记》的初心,也是后世学者治学的重要理念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复杂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时,应具备全局视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才能真正理解过去、启迪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