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活见鬼文言文翻】《活见鬼》是一篇经典的文言短文,出自清代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。文章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,讽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虚伪、迷信、不讲道理的现象。本文将对《活见鬼》进行文言文翻译,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其内容与主旨。
一、原文节选:
> 有客相访,主人未归。客坐久,腹饥,乃自取饭。饭熟,欲食,忽闻门外有声,似有人来。客惊,以为主人至,遂藏于床下。俄而,主人入,见屋内空无一人,疑有鬼,大呼:“活见鬼!”客闻之,不敢出。主人又呼曰:“汝何不答?”客惧,乃出,曰:“我非鬼,乃人也。”主人笑曰:“汝若非鬼,何故藏?”客曰:“我恐汝见我吃饭,怪我冒犯。”主人曰:“汝若不食,吾亦不食。”客曰:“我已食矣。”主人曰:“汝既食,吾亦食。”于是两人共食。
二、现代文翻译:
有一位客人来访,主人不在家。客人等了很久,肚子饿了,就自己去煮饭。饭做好后,他正要吃,忽然听到门外有声音,好像有人来了。客人害怕,以为是主人回来了,就躲到床底下。不久,主人回来了,看到屋里没人,怀疑是鬼,大声喊:“活见鬼!”客人听到后不敢出来。主人又问:“你为什么不回答?”客人害怕,只好出来,说:“我不是鬼,我是人。”主人笑着说:“你要是不是鬼,怎么躲起来?”客人说:“我怕你看见我吃饭,觉得我不懂规矩。”主人说:“如果你不吃,我也不会吃。”客人说:“我已经吃了。”主人说:“那你既然吃了,我也吃吧。”于是两个人一起吃饭。
三、
《活见鬼》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误会,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因缺乏沟通而产生的误解和尴尬。故事虽短,却寓意深刻,讽刺了人们在面对陌生事物时的恐惧心理,以及在不了解真相前妄下结论的不良习惯。
四、文言文与现代文对照表
文言文句子 | 现代文翻译 |
有客相访,主人未归。 | 有一位客人来拜访,主人不在家。 |
客坐久,腹饥,乃自取饭。 | 客人坐了很久,肚子饿了,就自己去煮饭。 |
饭熟,欲食,忽闻门外有声,似有人来。 | 饭做好后,他正要吃,忽然听到门外有声音,好像有人来了。 |
客惊,以为主人至,遂藏于床下。 | 客人害怕,以为是主人回来了,就躲到床底下。 |
俄而,主人入,见屋内空无一人,疑有鬼,大呼:“活见鬼!” | 不久,主人回来了,看到屋里没人,怀疑是鬼,大声喊:“活见鬼!” |
客闻之,不敢出。 | 客人听到后不敢出来。 |
主人又呼曰:“汝何不答?” | 主人又问:“你为什么不回答?” |
客惧,乃出,曰:“我非鬼,乃人也。” | 客人害怕,只好出来,说:“我不是鬼,我是人。” |
主人笑曰:“汝若非鬼,何故藏?” | 主人笑着说:“你要是不是鬼,怎么躲起来?” |
客曰:“我恐汝见我吃饭,怪我冒犯。” | 客人说:“我怕你看见我吃饭,觉得我不懂规矩。” |
主人曰:“汝若不食,吾亦不食。” | 主人说:“如果你不吃,我也不会吃。” |
客曰:“我已食矣。” | 客人说:“我已经吃了。” |
主人曰:“汝既食,吾亦食。” | 主人说:“那你既然吃了,我也吃吧。” |
于是两人共食。 | 于是两个人一起吃饭。 |
五、结语:
《活见鬼》虽然篇幅短小,但寓意深远,反映了人性中的猜忌、误会与沟通的重要性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未知或陌生情况时,应保持冷静,理性判断,避免因一时的恐慌而做出错误的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