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尔基生平事迹简介IT】一、
马克西姆·高尔基(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,1868年3月28日-1936年6月18日)是俄国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。他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工匠家庭,自幼生活贫困,饱尝人间疾苦。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而著称,代表作包括《童年》《在人间》《我的大学》三部曲,以及小说《海燕之歌》《母亲》等。
高尔基一生经历丰富,从一名学徒工到成为革命文学的代表人物,他的思想和创作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。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,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,在苏联早期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二、高尔基生平大事记
时间 | 事件 |
1868年 | 高尔基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,本名阿列克谢·彼什科夫 |
1870年代 | 父亲去世,随母亲寄居外祖母家,开始接触民间故事与劳动人民的生活 |
1884年 | 16岁,离开家乡,开始流浪生活,做过学徒、搬运工、洗碗工等 |
1889年 | 在喀山参加工人夜校,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 |
1892年 | 开始发表作品,首次使用“高尔基”这一笔名 |
1898年 | 发表短篇小说《马卡尔·楚德拉》,引起文坛关注 |
1901年 | 创作著名散文诗《海燕之歌》,被誉为“革命的预言” |
1905年 | 参与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,积极支持工人运动 |
1906年 | 完成长篇小说《母亲》,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|
1908年 | 出版《童年》《在人间》《我的大学》三部曲,记录个人成长经历 |
1913年 | 与列宁会面,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 |
1920年代 | 被誉为“苏联文学之父”,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建设 |
1936年 | 在莫斯科逝世,享年68岁 |
三、结语
高尔基的一生是奋斗与奉献的一生,他用文字揭示了社会的不公,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。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,更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,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。作为一位真正的文化先驱,高尔基的精神与作品将继续激励后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