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你问我答 >

炳烛而学还是秉烛而学

2025-11-20 06:18:28

问题描述:

炳烛而学还是秉烛而学,时间不够了,求直接说重点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0 06:18:28

炳烛而学还是秉烛而学】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“炳烛而学”和“秉烛而学”这两种写法。虽然两者只差一个字,但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却有所不同。本文将从字义、出处、用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,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两个词。

一、字义解析

拼音 含义 是否常用
bǐng 明亮、显著 较少单独使用
bǐng 掌握、持守 常见于成语和古文

从字义来看,“炳”强调的是“明亮”或“显赫”,而“秉”则更偏向于“持、掌”的意思。因此,“炳烛而学”更倾向于描述“在明亮的烛光下学习”,而“秉烛而学”则更强调“手持蜡烛去学习”。

二、出处与典故

表达 出处 含义 用法
炳烛而学 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 在明亮的烛光下学习 多用于描写环境或意境
秉烛而学 《礼记·学记》 手持蜡烛去学习 强调行动和坚持

- 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 中提到:“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。”意思是人到老年仍然热爱学习,就像烛光一样明亮,虽微弱却能照亮前路。

- 《礼记·学记》 中有“秉烛而学,不为晚也。”意指即使到了晚上,只要心中有求知的欲望,依然可以继续学习。

由此可见,“秉烛而学”更常见于古代文献,且带有劝学之意,而“炳烛而学”则更多出现在文学描写中。

三、现代使用情况

表达 使用频率 常见语境 是否推荐使用
炳烛而学 较低 文学、诗意表达 一般不推荐
秉烛而学 教育、励志、劝学 推荐使用

在现代汉语中,“秉烛而学”更为常见,尤其在教育类文章、演讲稿、励志书籍中频繁出现。而“炳烛而学”因字义偏重“明亮”,较少用于正式语境,多见于诗词或文艺作品中。

四、总结对比表

项目 炳烛而学 秉烛而学
字义 明亮、显耀 持、掌
出处 《战国策》 《礼记》
含义 在明亮烛光下学习 手持蜡烛学习
使用频率 较低
推荐程度 不推荐 推荐
适用场景 文学、诗意 励志、劝学

五、结论

“秉烛而学”是更为规范和常见的表达方式,适用于大多数正式场合,尤其是与学习、坚持、劝学相关的语境。“炳烛而学”虽然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也能看到,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,建议避免使用。

因此,在写作或表达时,应优先选择“秉烛而学”,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专业性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