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幼儿数学教案(小老虎和小老鼠)】本教案以“小老虎和小老鼠”为主题,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,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强、操作性高的数学活动。通过角色扮演、故事引导和动手操作等方式,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,培养其观察力、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数感。
一、教学目标总结
教学目标 | 具体内容 |
认知目标 | 能正确感知10以内数字,理解数量关系 |
技能目标 | 能进行简单的分类、排序和比较 |
情感目标 |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,增强合作意识与参与感 |
二、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
活动名称 | 活动内容 | 目标指向 |
数字小剧场 | 通过小老虎和小老鼠的故事,认识1-10的数字 | 数字认知 |
食物分一分 | 根据数量给小动物分食物,练习数数与对应 | 数量对应 |
小动物排队 | 按大小、高矮为小老虎和小老鼠排队 | 排序与比较 |
找朋友游戏 | 寻找相同数量的物品,练习配对 | 分类与配对 |
数学小任务 | 完成简单加减题(如:小老虎有3个苹果,吃掉1个,还剩几个) | 简单运算 |
三、教学准备
材料名称 | 数量/用途 |
动物卡片 | 各种小动物图片,用于角色扮演 |
数字卡片 | 1-10的数字卡,用于识别与匹配 |
食物图片 | 如苹果、香蕉等,用于分组与比较 |
操作板 | 用于摆放物品,方便幼儿操作 |
教学PPT | 展示故事情节和数学题目 |
四、教学过程简述
1. 导入环节:通过讲述“小老虎和小老鼠”的故事,引出数学问题。
2. 讲解与示范:教师用实物或图片演示数字、数量、分类等内容。
3. 操作与探索: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、排序、配对等活动。
4. 分享与反馈: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,教师给予鼓励与指导。
5. 总结延伸:回顾所学内容,布置简单的家庭小任务。
五、教学反思(教师角度)
本教案通过有趣的角色和情境,有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,使他们在玩中学、学中乐。部分幼儿在分类和排序方面表现较好,但个别孩子在数数和理解数量关系上仍需加强引导。后续可增加更多互动环节,提升幼儿的参与度与专注力。
结语
“小老虎和小老鼠”不仅是一个有趣的童话角色,更是连接幼儿与数学世界的桥梁。通过贴近生活的活动设计,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数学思维,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