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诗经 东山 全文翻译】《诗经·东山》是《诗经·豳风》中的一篇,全诗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征人返乡后所见所感,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。它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,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家的喜悦。下面是对《诗经·东山》全文的翻译与总结。
一、原文节选(部分)
> 我徂东山,慆慆不归。我来自东,零雨其濛。
> 我心西悲,制彼裳衣,勿士无事,勿女有嫁。
> 我戍未定,靡使归聘。野豌豆生,君子之车。
> 蜉蝣之羽,衣裳楚楚。心之忧矣,于我归处。
> 红采飘风,中心如醉。我心悠悠,我思在远。
> 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。女子涉淇,惟朝涉也。
> 士之耽兮,犹可脱也。女之耽兮,不可脱也。
二、全文翻译总结
原文 | 翻译 |
我徂东山,慆慆不归。 | 我前往东山征战,久久不能归来。 |
我来自东,零雨其濛。 | 我从东方归来,细雨绵绵。 |
我心西悲,制彼裳衣,勿士无事,勿女有嫁。 | 我心中悲伤,缝制衣裳,劝告男子不要闲散,女子也不要急于出嫁。 |
我戍未定,靡使归聘。 | 我的驻守尚未安定,无人能寄回书信。 |
野豌豆生,君子之车。 | 野豌豆生长,是贵族的车马经过之处。 |
蜉蝣之羽,衣裳楚楚。 | 蜉蝣的翅膀,衣衫整齐。 |
心之忧矣,于我归处。 | 心中忧愁,不知何处才是归宿。 |
红采飘风,中心如醉。 | 红色的彩饰随风飘动,心中如醉。 |
我心悠悠,我思在远。 | 我的心思绪悠远,思念远方。 |
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。 | 淇水浩荡,浸湿了车帘。 |
女子涉淇,惟朝涉也。 | 女子渡过淇水,只在清晨。 |
士之耽兮,犹可脱也。 | 男子沉溺爱情,尚可解脱。 |
女之耽兮,不可脱也。 | 女子沉溺爱情,难以自拔。 |
三、
《诗经·东山》通过一位征人归乡的视角,描绘了战乱之后家园的破败与人心的沧桑。诗中既有对战争的反思,也有对家庭生活的渴望。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,情感真挚,体现出古代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此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,是研究先秦时期生活风貌的重要文献。
四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诗经·东山》 |
体裁 | 古体诗 |
出处 | 《诗经·豳风》 |
主题 | 征人归乡、战乱后的哀思 |
语言风格 | 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 |
表达方式 | 第一人称叙述,借景抒情 |
代表句子 | “士之耽兮,犹可脱也;女之耽兮,不可脱也。” |
文化意义 | 反映古代社会生活与情感状态 |
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诗的修辞手法或历史背景,也可继续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