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百科 >

不求甚解怎样造句

2025-11-25 11:50:32

问题描述:

不求甚解怎样造句,在线等,很急,求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5 11:50:32

不求甚解怎样造句】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,“不求甚解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对事物理解不够深入、只停留在表面。那么,如何正确地使用“不求甚解”进行造句呢?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以及一些典型例句,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其用法。

一、成语解释

成语 不求甚解
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
含义 不追求深入的理解,只了解大概的意思或表面现象。
出处 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。”
用法 多用于批评别人学习态度不认真,或者描述一种浅尝辄止的学习方式。

二、造句方法与示例

“不求甚解”通常用于描述学习、阅读、理解等行为时的态度。造句时要注意搭配合适的主语和语境,避免误用。

1. 基本结构:

主语 + 不求甚解 + 动词/名词(表示学习、阅读等)+ 其他成分

2. 示例句子:

句子 说明
他看书总是不求甚解,结果考试时根本不会应用。 表达学习态度不认真,缺乏深入理解。
这篇文章内容很深,很多人只是不求甚解地读一遍。 描述对复杂内容仅作表面理解。
老师提醒我们不要不求甚解,要多思考、多提问。 表达对学习态度的建议。
他对历史知识不求甚解,所以常常闹笑话。 强调理解不深带来的后果。
有些人读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,根本不求甚解。 描述功利性学习的表现。

三、常见误区

- 误用场合:不要将“不求甚解”用于褒义语境,如“他为人豁达,不求甚解”,这样容易引起误解。

- 搭配不当:不能说“他不求甚解地完成任务”,应改为“他草率地完成任务”。

- 语义混淆:与“走马观花”、“浮光掠影”等近义词有相似之处,但“不求甚解”更强调理解上的浅薄,而非观察的粗略。

四、总结

“不求甚解”是一个具有明确贬义色彩的成语,适用于批评学习态度不认真、理解不深入的情况。在造句时,需注意语境和搭配,确保表达准确自然。通过以上表格和例句,可以更清晰地掌握该成语的使用方法。

原创声明:本文为原创内容,基于对“不求甚解”这一成语的深入理解与实际应用整理而成,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其用法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