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】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《后出师表》。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为了国家、事业或理想,竭尽全力、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境界。那么,“鞠躬尽瘁”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呢?下面将从出处、人物背景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。
一、成语出处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来源 | 《后出师表》 |
出处原文 | 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臣不胜受恩感激,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 |
二、主人公介绍
人物 | 诸葛亮 |
身份 |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|
生卒年 | 公元181年-234年 |
主要成就 |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,六出祁山北伐曹魏,提出“治国治军”的战略思想 |
代表作品 | 《出师表》《后出师表》《诫子书》等 |
历史评价 | 被誉为“千古良相”,忠诚、智慧、勤政的典范 |
三、成语含义与精神内涵
“鞠躬尽瘁”字面意思是“弯下腰竭尽全力”,比喻人为了事业或职责,倾尽所有精力,直到生命的尽头。这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精神的赞美,也成为了后世对忠臣、贤士的一种崇高评价。
四、总结
“鞠躬尽瘁”的主人公是诸葛亮。他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体现了极高的忠诚与责任感。这一成语不仅承载了历史的记忆,也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象征。
关键词:鞠躬尽瘁、诸葛亮、后出师表、忠诚、奉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