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束修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束修】“束修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,常出现在古文或传统文化语境中。它最初指的是古代学生向老师赠送的礼物,通常是以“束”为单位的干肉(如腊肉、肉干等),作为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。随着时间的发展,“束修”逐渐演变为“学费”的代称,象征着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恩。
一、
“束修”是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,最初以干肉为主,后引申为学费或拜师礼。在现代语境中,它更多被用来指代教育费用或师生之间的礼仪。虽然现代社会已不再使用实物作为“束修”,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传承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中文名称 | 束修 |
拼音 | shù xiū |
词义来源 | 古代学生送老师的礼物,多为干肉(束为计量单位) |
后期引申义 | 学费、拜师礼、教育费用 |
文化背景 | 出自《论语》等古代经典,体现尊师重道的传统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文化或文学语境中,表示对老师的敬意或教育支出 |
举例 | “弟子入学,必先束修。”——表示学生入学前需准备礼物献给老师 |
价值意义 | 强调尊师重道,体现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的重视 |
三、结语
“束修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,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它反映了古人对知识的敬畏、对师长的尊重,以及对教育的重视。在今天,虽然形式有所改变,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