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经验 >

卜昼卜夜的成语典故以及释义

2025-11-23 01:23:46

问题描述:

卜昼卜夜的成语典故以及释义,跪求好心人,别让我卡在这里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3 01:23:46

卜昼卜夜的成语典故以及释义】“卜昼卜夜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沉迷于享乐、不务正业的行为。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视。

一、成语典故

“卜昼卜夜”最早见于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。原文如下:

> “晋侯问于史赵曰:‘吾梦康叔与祝牛,是何也?’对曰:‘昔者,周武王克商,命伯禽封于鲁。其后子孙以祭为业,而世有贤人。今君好色,不务德政,故梦康叔与祝牛,欲以戒之。’”

虽然这段文字并未直接出现“卜昼卜夜”,但其背后的思想却与该成语密切相关。在古代,占卜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式,人们通过“卜昼”(白天占卜)和“卜夜”(夜间占卜)来判断吉凶,决定行事时机。然而,当一个人沉迷于占卜、贪图享乐,而不顾国家大事或自身修养时,就被称为“卜昼卜夜”。

后来,“卜昼卜夜”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词,用来批评那些只顾享乐、不思进取的人。

二、成语释义

项目 内容
成语 卜昼卜夜
拼音 bǔ zhòu bǔ yè
出处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释义 原指白天和夜晚都进行占卜,后比喻沉迷于享乐、不务正业的行为。
用法 多用于贬义,形容人荒废正事,沉溺于娱乐或私欲之中。
近义词 纸醉金迷、醉生梦死、玩物丧志
反义词 勤奋刻苦、勤政爱民、兢兢业业

三、使用场景

“卜昼卜夜”多用于文学作品、历史评论或日常生活中,用来批评那些不思进取、只顾享乐的人。例如:

- 历史评价:某位君主因沉迷享乐、不理朝政,被史官讥为“卜昼卜夜”。

- 现代讽刺:在职场中,有人整天无所事事、只顾娱乐,同事可能会调侃他“整天卜昼卜夜”。

四、总结

“卜昼卜夜”这一成语,虽源于古代占卜文化,但在长期演变中成为了一个带有强烈贬义的词汇。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道德和行为的重视,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、专注正业,避免沉溺于享乐之中。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值得我们深思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