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甄选问答 >

薄暮冥冥中的出处

2025-10-28 16:26:03

问题描述:

薄暮冥冥中的出处,急到跺脚,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28 16:26:03

薄暮冥冥中的出处】一、

“薄暮冥冥”是一个常见的文学性词语,常用于描绘傍晚时分天色昏暗、光线朦胧的景象。该词最早见于古代诗词或散文中,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意境表达。在现代语境中,“薄暮冥冥”多用于描写黄昏时刻的氛围,表达一种沉静、朦胧或略带忧郁的情感。

本文将从“薄暮冥冥”的出处入手,结合其常见用法与文学背景,整理出相关资料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
二、内容展示

项目 内容
词语含义 “薄暮”指傍晚时分,“冥冥”意为昏暗、模糊。合起来形容傍晚时天色昏暗、光线不明的状态。
出处来源 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甫的《登高》诗中: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”虽未直接出现“薄暮冥冥”,但“落木萧萧”“江水滚滚”等描写与之意境相近。更早的出处可追溯至《楚辞·九歌·山鬼》:“若有人兮山之阿,被薜荔兮带女萝。既含睇兮又宜笑,子慕予兮善窈窕。”虽非直接使用,但“冥冥”一词在古文中已有使用。
文学意义 常用于描写黄昏景色,营造一种孤寂、幽远、朦胧的氛围,也常用来表达诗人对人生、自然的感慨。
现代使用 现代文学、影视作品中常用“薄暮冥冥”来形容黄昏时分的环境,增强画面感与情感渲染力。
常见搭配 如“薄暮冥冥,云霞满天”、“薄暮冥冥,归鸟成行”等,均用于描绘黄昏景象。

三、结语

“薄暮冥冥”虽非一个固定成语,但在文学创作中具有较强的意境表现力。它不仅承载着古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,也寄托了他们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。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文章,这一词汇都以其独特的美感,成为描写黄昏场景的重要语言元素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薄暮冥冥”的具体诗句或文化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