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请君入瓮的请指的是谁】“请君入瓮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,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权谋和讽刺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请对方进入瓮中”,比喻用别人的方法来对付他自己。在成语中,“请”字并非字面意义上的“邀请”,而是带有“诱使、迫使”的意味。
一、成语来源与含义
“请君入瓮”最早出自唐代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《资治通鉴》。故事讲的是唐朝时期,酷吏周兴犯了罪,被御史来俊臣逮捕。来俊臣想让周兴认罪,但周兴却很自信地说:“我还没见过有人能让我认罪。”于是来俊臣便说:“你不是擅长用刑吗?不如我请你进瓮吧。”周兴听后顿时明白,自己也被套进了自己设计的刑具中,最终认罪。
因此,“请君入瓮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策略性的手段,即用对方的方式去对付他。
二、“请”字的含义分析
在“请君入瓮”中,“请”并不是现代汉语中“请求、邀请”的意思,而是一种带有“诱导、引诱”意味的动词。它强调的是“设下陷阱,让对方自投罗网”。
| 字词 | 含义 | 在成语中的具体解释 |
| 请 | 引诱、诱使 | 暗示对方进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|
| 君 | 你(尊称) | 对对方的称呼,表示尊敬或讽刺 |
| 入 | 进入 | 表示进入某种境地或陷阱 |
| 瓮 | 瓮缸 | 古代用来囚禁人的器物,象征牢笼 |
三、总结
“请君入瓮”这一成语,源于古代的权谋故事,强调的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智慧。其中“请”字并非简单的“邀请”,而是带有策略性和讽刺意味的“引诱”。通过这种方式,说话者可以巧妙地让对方陷入自己设定的困境中。
四、适用场景
- 辩论场合:用对方的观点反驳对方。
- 职场管理:让员工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。
- 日常生活:调侃他人陷入自己的逻辑陷阱。
结语
“请君入瓮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。理解其中“请”的真正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工作中更灵活地运用语言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