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病入膏肓什么意思】“病入膏肓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病情已经非常严重,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。这个成语不仅用于医学领域,也常被引申为事物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境地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解释 |
| 病入膏肓 | 指疾病已深入到膏肓(人体内脏部位),表示病情极其严重,无药可救。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| 内容 | 说明 |
| 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,记载晋景公梦到疾病进入膏肓,后经医生诊断确实如此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比喻事情或人已到无法挽救的地步,也可用于批评某些行为已无可救药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型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无可救药、积重难返、病入骨髓 |
| 反义词 | 起死回生、药到病除、转危为安 |
四、例句分析
| 例句 | 说明 |
| 他沉迷赌博,早已病入膏肓,家人再也无法挽救他。 | 表示其行为已无法改变。 |
| 公司经营不善,早已病入膏肓,再怎么努力也难以翻身。 | 引申为事业或组织濒临崩溃。 |
五、总结
“病入膏肓”不仅是对身体疾病的描述,更常用于比喻某种状态或局面已经无法挽回。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。理解这一成语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表达对事物发展程度的看法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