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经验 >

中庸全文原文及翻译注释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中庸全文原文及翻译注释,真的急死了,求好心人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5-31 19:59:33

《中庸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,被视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,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。以下为《中庸》的全文及其翻译与注释,旨在帮助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。

原文

天命之谓性;率性之谓道;修道之谓教。

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

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

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故君子慎其独也。

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

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

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
译文

人的本性是由天命决定的;遵循这种本性就叫做道;通过修养这条道来达到教化的目的。

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,如果可以离开,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。

因此,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会保持警惕,在听不到声音的时候也会心存敬畏。

最隐蔽的地方最容易显现真实,最细微的事情最能体现本质。所以,君子即使独处时也会谨慎行事。

喜怒哀乐等情感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,叫做中;表现出来后都能合乎法度,叫做和。

中是天下的根本,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。

达到中和的状态,天地就能各安其位,万物就能生长发育。

注释

- 天命之谓性:这里的“天命”指的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或本质。“性”则是指人天生具备的品质或特性。

- 率性之谓道:“率”意为遵循,“道”在这里是指遵循人的本性所形成的行为准则或生活方式。

- 修道之谓教:“修”表示修养和完善,“教”则指通过教育使人们能够按照正确的道路去行动。

- 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:强调即使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情况下也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。

- 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:说明在情绪还没有表达出来之前处于平衡状态就是中。

- 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:当情绪表达出来并且符合礼仪规范时就达到了和谐。

- 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:最终实现中和之道,自然界就会秩序井然,万物得以滋养成长。

以上便是《中庸》的部分内容及其解释,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启发。作为儒家经典,《中庸》不仅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,还为我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以及面对人生挑战的方法论。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够从中汲取智慧,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