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甄选问答 >

北师大的校训出处

2025-11-04 22:26:50

问题描述:

北师大的校训出处,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?急需求助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4 22:26:50

北师大的校训出处】北京师范大学(简称“北师大”)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源地之一,其校训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,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北师大的校训为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,这八个字简洁有力,蕴含着对师生品德与能力的双重要求。

一、校训来源概述

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这一校训最早由北师大老校长陈垣先生提出,并在1990年代被正式确立为北师大的校训。陈垣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、历史学家,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,强调教师应具备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。

“学为人师”强调的是教师要不断学习,以知识丰富自己,从而成为学生的榜样;“行为世范”则强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起到示范作用,成为社会的楷模。

二、校训内容解析

校训内容 含义解读
学为人师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素养,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职责。
行为世范 教师的言行举止应符合社会公德,起到表率作用,影响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风气。

三、校训的历史背景

北师大自1902年建校以来,始终以培养优秀教师为己任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,学校逐渐形成了“尊师重道”的传统。特别是在20世纪初,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,北师大在教育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。

1990年,北师大在百年校庆之际,正式将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定为校训,标志着学校在新时代对教师职业精神的重新定位和弘扬。

四、校训的意义与现实价值

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,也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鞭策。它强调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引导。在当今社会,面对多元化的教育环境,这一校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五、总结

北师大的校训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源自于学校深厚的教育传统和一代代教育者的实践智慧。它不仅体现了北师大对教师素质的高标准要求,也为全国教育界树立了典范。通过这一校训,北师大持续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,为国家培养出无数优秀的教育人才。

表格总结:

项目 内容
校训名称 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
提出者 陈垣(北师大老校长)
确立时间 1990年(北师大百年校庆)
含义 教师应有渊博学识和高尚品德,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榜样
历史背景 北师大自1902年建校以来,重视教师素质与社会责任
现实意义 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,更是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引导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