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可终日造句子】“不可终日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原意是指事情无法持续一天,形容情况非常紧急或危险。在现代语境中,这个成语有时被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行为让人感到难以承受、无法持续下去。下面将对“不可终日”进行总结,并结合其用法进行举例说明。
一、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不可终日 |
| 拼音 | bù kě zhōng rì |
| 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我无尔诈,尔无我虞,期于不可终日。” |
| 含义 | 形容事情无法持续一天,多用于描述危急、紧张或令人不安的状态。 |
| 使用场景 | 常用于描述压力大、焦虑、混乱等情绪或环境。 |
| 近义词 | 心力交瘁、焦头烂额、不堪重负 |
| 反义词 | 安然无恙、从容不迫、悠然自得 |
二、造句示例
| 句子 | 说明 |
| 他每天加班到深夜,已经到了不可终日的地步。 | 表达因工作压力过大而身心疲惫的状态。 |
| 这种混乱的局面如果继续下去,恐怕会不可终日。 | 描述局势失控,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 |
| 看到家里如此狼藉,她感到心力交瘁,几乎不可终日。 | 强调心理和身体的双重疲惫。 |
| 他因为失业后生活无着,整天忧心忡忡,简直不可终日。 | 表现因经济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扰。 |
|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,人们陷入了不可终日的恐慌之中。 | 描述突发事件带来的极度不安。 |
三、使用建议
“不可终日”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,但在书面表达中仍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使用时需注意:
- 语气较强:适用于较为严重的状况,不宜随意滥用。
- 搭配恰当:常与“感到”“陷入”“处于”等动词连用。
- 避免口语化:更适合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使用。
综上所述,“不可终日”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,适用于描述那些让人难以承受、无法持续的状态。在写作中合理运用,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