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勃然大怒的含义】“勃然大怒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、愤怒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受到刺激、委屈或不公待遇时情绪失控的状态。它不仅表达了愤怒的情绪,还带有一定的夸张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。
一、含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勃然大怒 |
| 拼音 | bó rán dà nù |
| 释义 | 形容突然非常愤怒、暴怒的样子 |
| 出处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范增数目项王,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,项王默然不应。范增起,出召项庄,谓曰:‘君王为人不忍,若入前为寿,寿毕,请以剑舞,因击沛公于坐,杀之。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。’……项王乃曰:‘壮士!赐之卮酒。’则与斗卮酒。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。项王曰:‘赐之彘肩。’则与一生彘肩。樊哙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,拔剑切而啖之。项王曰:‘壮士!能复饮乎?’樊哙曰:‘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!’……项王怒,欲击沛公。”(注:虽未直接出现“勃然大怒”,但类似情绪描写常见) |
| 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也可用于口语中,表示某人突然发怒 |
| 近义词 | 怒火中烧、暴跳如雷、怒不可遏 |
| 反义词 | 心平气和、冷静沉着、心如止水 |
| 使用场景 | 描述人物在受到刺激后的强烈情绪反应 |
二、使用示例
- 他看到自己的努力被忽视,勃然大怒,当场摔门而去。
- 面对不公正的指责,她勃然大怒,立刻站出来为自己辩护。
- 老师发现学生作弊后,勃然大怒,严厉批评了他们。
三、情感与行为表现
| 表现 | 说明 |
| 面部表情 | 眉头紧皱、双眼圆睁、脸色通红 |
| 身体语言 | 挥手、跺脚、拍桌子等 |
| 语言表达 | 声音提高、语气激烈、用词尖锐 |
| 后果 | 可能导致冲突升级或关系破裂 |
四、文化背景与心理分析
“勃然大怒”不仅是情绪的外在表现,也反映了人的性格特征和情绪管理能力。在传统文化中,过度愤怒被视为缺乏修养的表现,因此古人常强调“忍一时风平浪静”。然而,在现代社会中,适度的情绪表达也被认为是健康沟通的一部分。
五、结语
“勃然大怒”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,体现了人在面对不公或威胁时的心理状态。虽然这种情绪在某些情况下是合理的,但长期压抑或频繁爆发都可能对个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。学会控制情绪、理性应对问题,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能力。


